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海垦新闻海垦要闻 › 正文

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看看海垦交出怎样的答卷?

时间:2020-04-10 10:00:27

  2018年4月13日以来,海垦扛起新的历史使命,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把握新机遇 续写新篇章

  ■ 记者 林倩

  这是直面挑战的铿锵宣示——

  “海垦要真正成为有价值、有作为、有影响力的优秀企业。”

  这是实现高质量的底气所在——

  “海南农垦有丰富的资源禀赋,有68年来特别是新一轮农垦改革来打下的坚实基础,我们在做好提前预判、有效应对风险的前提下,完全有条件抢抓机遇、转危为机、乘势而上,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贡献。”

  2018年4月,海南迎来了一则重磅消息——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蓦然回首,两年时光匆匆而过。立足新起点,作为全省最大的国有农业企业集群,海垦究竟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走进海垦,驻足聆听其发展的脉搏,用心感受其创新的魅力,答案将一一为您呈现。

  海垦之变

  推进改革创新 企业活力迸发

  回眸过去,海垦一张张向发展聚焦的“成绩单”,不断增强着海垦人的自信心——

  2018年,海垦集团实现汇总营业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5.21%;利润总额5.97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全省国有企业平均增速快32个百分点。

  2019年,海垦集团全年实现营收236亿元,同比增长9.19%;利润总额6.49亿元,同比增长10.24%,全年上缴利税6.88亿元。

  这两年,海南农垦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甘落后、奋勇争先,可持续盈利能力不断增强,资产总额突破600亿元。

  改革动能不断凸显——不断完善法人治理,集团成立董事会战略投资、提名、审计、薪酬与考核四个专门委员会,并出台了相应的工作规则,不断强化决议执行能力建设,确保集团董事会各项决策得到有效落实;深入推进经营管理机制改革,完善授权管理清单,对二级企业实施分类授权经营,决策效率明显提高;探索农场公司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管理层和骨干员工股权激励,让更多群体分享改革红利。

东方种子烘干厂项目建设现场。

  项目建设的“火车头”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南繁生物育种专区、东方种子烘干厂、红华10万头仔猪、新盈30万头生猪、宏达商城、海垦桃花源等一大批省重点项目、自贸区(港)集中开工项目和集团重点骨干产业项目滚动实施,2019年累计完成投资54.14亿元,签约项目43个,签约金额729亿元,产业发展势头趋好。

  人才聚集效应不断增强——推动选人用人机制市场化改革,大力引进各类人才789人,成功争取中组部选派6名国家部委、央企及科研院所干部到集团挂职,新增海南省高层次人才60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干部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数载风雨兼程,成就沧桑巨变。国家农业农村部曾对海南农垦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为全国树立了一个标杆。”

  “经过四年的改革,海南农垦已经顺利完成体制机制的根本转变,进入产业培育、效益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海垦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业侨表示,当前,海垦要牢牢把握自贸港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开展“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活动,加快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大力实施“八八”战略,积极培育和壮大核心产业,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团。

  对于海垦来说,时间就是最忠实的见证者。随着新一轮改革的持续深化,轻装上阵的海垦正以追赶者的姿态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新”出发

  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核心要义。

  2019年11月6日这一天,海垦迎来它的高光时刻——“海垦控股集团土地承包金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挂牌仪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这标志着海垦集团在加快推动土地资产化资本化证券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该专项计划募资消息一经公布,获得了各大主流投资银行的踊跃认购,仅9个工作日就达成了近8亿元的认购额,超额认购倍数1.54倍。

  海垦集团创新设计发行以国有土地承包金合同债权为底层资产的证券产品,仅是海垦狠抓制度创新的一个缩影。

挂牌仪式现场。

  去年以来,海南农垦将制度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先后推动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中心、国有企业“三标三系三受益”绩效管理、设“居”推动农场社会管理属地化改革入选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制度创新硕果累累,科技创新也不甘落后——金垦赛博公司自主研发的“海垦集团农业物联网平台”项目荣获技术创新项目二等奖;海南橡胶与相关科研机构共同研发的“一机多树”型割胶机器人可自主完成割胶、收胶、喷药、除草等工作……

  科技创新成果不能“锁”在实验室,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是发展硬道理。海南橡胶党委始终深谙其理,坚持推动割胶智能化变革。目前,“一机一树”型智能割胶机已在红光分公司建立了示范点,而“一机多树”型割胶机器人已经具备行走、胶树识别、割线识别等能力。

红光分公司的橡胶林内,技术人员在讲解智能割胶机器人工作原理。

  海南橡胶党委副书记、总裁李超透露,海南橡胶今年将继续推动各项科研成果转化,将“一机一树”型智能割胶机进行中试批量化运行;“一机多树”型割胶机器人将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小批量样机下线,并开展大规模割胶试验。

  海垦集团投资总监、规划发展部总经理梁春发表示,海南农垦将狠抓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将制度和科技创新工作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做到可操作、可量化、可落实、可考评,大力推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决胜未来

  多元化产业发展

  今年是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之年。加快推进自贸港建设,是当前海南的重要使命,也是赋予海南农垦的新的历史使命。

  站在新的起点上,海垦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放眼全国,经济形势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同时,还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国际贸易争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非洲猪瘟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

  环视省内,经济总体平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驱动力逐步提升,呈现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态势,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回顾自身,随着新一轮农垦改革不断释放新动能,海垦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政府职能、投资自由化程度、税负环境将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更高、贸易壁垒大大降低,离岸经济将成为常态……”细数自贸港背景下带来的空前利好,作为一个老农垦人,梁春发对未来的发展更加笃定。他透露,海垦将以建设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战略为引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产业。

  与此同时,海垦各下属企业也在海南建设自贸港背景下,结合企业实际,纷纷画出了“战略图”。

  “我省从事农业生产企业有1400多家,而这些企业大多数业务分散、资产规模小,没有实力建设配套的仓储物流设施,因此,海垦商贸物流产业集团对外服务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海垦商贸物流产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文武斌告诉记者,该集团流通体系总体布局将以海口为主核心,利用分布在岛内各市县和天津的土地资源建设一系列仓储物流中心,收购或新建海南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将海南市场连接跨琼州海峡农副产品产销渠道和海上丝绸之路农产品自由贸易通道,形成面向国内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的大流通体系格局,以此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企业做强做大。

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施工现场。

  每天二两肉,民生重千钧。作为承担全省“肉篮子”工程建设的海垦草畜产业集团最近也是动作频频——在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青年鸡场施工现场,工人们正铆足干劲紧张作业,而蛋鸡场预计本月15日进场施工。

  在海垦草畜产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李义书看来,所谓自贸港,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是一个特别关税区。特别关税区的要义在关税,核心就是“零关税”。

  “自贸港政策出台后,如果实行‘零关税’,许多平价的农产品、食品进口到海南,价格将会对海南的农产品带来很大冲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机遇。”李义书分析,我们要根据海南消费特点,取长补短,例如牛肉、鸡肉、鸡蛋、鲜奶等生鲜食品是无法做到大批量进口的,而海南本地消费主要以“鲜”为主,海垦草畜产业集团将抢抓机遇,充分利用这一利好,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做好海南优质肉、蛋、奶的主要供应者。

  两年来,海垦人用汗水、用智慧、用拼搏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赶超,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时刻。面对未来,海垦将继续作为深化改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不断发展壮大,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