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海垦新闻海垦要闻 › 正文

海垦科学院参与昌江土地整治:“荒田”变“良田”

时间:2018-07-13 10:15:19
  海垦科学院参与昌江土地整治项目,改善土壤质地——

  妙手巧施“荒田”变“良田”

  ■ 海南农垦报记者 吴天奥 通讯员 王章

  日前,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乌烈村耕地开垦项目区内,该村村民张喜政兴奋地指着斜坡上一片绿油油的田地告诉记者,那片斜坡上正是自家租给其他公司的5亩地,现在种植了毛豆,长势甚好。如果换作以前,这片地根本租不出去,就连自己都种不好。

  得益于省内土地整治项目,几年的时间里,昌江县农村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得到改善。除张喜政之外,还有许多受益者都通过土地环境的改变,打破了曾经以每亩300元的价格外租给客商,有时依然租不出去的窘境。经过土地整治后,现在的土地承包价格翻了一倍,年租金涨到600元一亩,村民们还可以通过务农打工,每天进账百元,提高了村民的收入。而这都得益于海垦科学院参与的昌江土地整治项目。

  在乌烈村耕地开垦项目区,海垦科学院土壤改良技术团队受邀全程参与昌江土地整治项目,已经不知道来了多少次……如今,挖机、卡车等已经对项目平整出来的多余泥土进行清理,平整好的土地上种植的水稻已经全部收割,项目终于有了成果。

  海垦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中心主任曹启民博士介绍,2015年,海垦科学院开始参与昌江耕地开垦项目,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并测试土壤质地和肥力指标等,根据项目对土壤质量等别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制定有针对性的土壤改良实施方案,并全程对项目土壤改良进行技术指导,以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提升作物产量。

  据了解,海垦科学院通过对项目区新增耕地进行表土剥离、客土掺粘及添加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措施,使项目区内新增耕地土壤质地改良为适合作物生长的壤土,肥力水平得以恢复,有效耕地面积增加,耕地质量等别提高,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农业生态环境效益也得到明显提高。

  曹启民介绍,昌江县乌烈镇乌烈村耕地开垦项目,坡地荒地居多,且有废弃园地,残次林地,更主要的是耕地土壤沙化严重,保水保肥条件极差,本地农户自己都种不好,只能租给其他公司种植,而租金最低只有50元一亩。

  “土壤并不是静态,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连续体。”曹启民说,由于海南地区高温高湿,在这种特殊气候下,土壤中的有机质会被加速分解,要及时增施有机肥,以保证土壤肥力的稳定性。就土壤改良而言,不能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土壤要采取不同改良措施。例如同一区域邻近两块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指标就可能会产生明显差异,因此要施以不同技术措施。

  如今,通过海垦科学院土壤改良技术团队技术方案,使昌江多个村镇的“荒田”变成了“良田”,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记者了解到,海垦科学院设立资源与环境中心,专门研究热带区域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在天然橡胶、芒果、荔枝等热带作物以及水稻等精准施肥,以及配方肥技术开发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目前海南很大一部分土地由于常年连续种植作物,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和肥力下降等严重土壤退化问题。

  曹启民建议,对于土壤质量退化的土地要适量增施有机肥,特别是生物有机肥,并进行科学轮作,以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并提高土壤可耕性,防止作物病虫害逐年加重,土地经济效益下降。土壤改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对于实施土壤改良的土地也要做好后续保育工作,让每一寸土地发挥作用,成为农户的“聚宝盆”。(海南农垦报海口7月1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