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海垦新闻海垦要闻 › 正文

海垦科学院院士工作站与科研团队共同打造“庭院集成生态系统”

时间:2017-11-14 11:31:58

  海垦科学院院士工作站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John Crittenden工作团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共同打造“庭院集成生态系统”——

  环保进农家

  花园不是梦

  市民可认筹“壹米菜园”,自己种植、养护、收割蔬菜。 (海垦科学院院士工作站供图)

  ■ 见习记者 欧英才

  在一栋蓝红颜色相间的集装箱活动房前,绿油油的菜园旁一片小型湿地上一棵棵美人蕉正开出娇艳的花冠,一座小型精致的鱼池旁种着芒果树……11月8日,走进位于海南农垦科学院下属单位海南农垦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庭院集成生态系统”研发基地,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呈现在眼前,仿佛走入一个美丽乡村的小花园。

  这个占地1亩多的“庭院集成生态系统”研发基地是由海南农垦科学院院士工作站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John Crittenden工作团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共同打造。

  “庭院集成生态系统一方面解决偏远地区分散式农村家庭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城郊无市政管网地区的污染排放问题。通过构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对污染物和自然资源加以利用。”海南农垦科学院院士工作站副主任崔志富博士告诉记者。

  建人工湿地,治污与美化相结合

  “偏远乡村及一些农家乐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在污水处理方面没有相关的措施,长此以往,村民饮用的地下水也会遭到污染。”崔志富说,利用庭院净化湿地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污水排放的问题。

  在基地里,记者见识到了这种庭院式“人工湿地”。从外表看,只见两个1平方米的小花圃,湿地里面却大有文章。“湿地下面有几层过滤系统,生活污水引到人工湿地之后,污水中的富营养分子经过砾石层层过滤,最终由美人蕉等根系发达的植物吸收。”据崔志富介绍,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庭院集成生态系统”的污水、污泥进行处理。

  植物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而经过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等过滤后水质也能得到净化。

  节约用水,又能灌溉爱情小菜园

  沿着集中箱活动房露天楼梯到达二楼休息区,在这里崔志富给记者介绍了“不一样”的厕所。“我们建立了粪尿分离厕所系统,通过将尿液与粪便分离,减少冲厕水的使用。同时,对尿液进行收储发酵,使其成为天然肥料,用于景观花卉和水培蔬菜种植的营养补充。”

  除了人的尿液,还可以利用鱼池产生的鱼粪等营养物质为水培蔬菜提供营养。沿着楼梯再往上走到楼顶,在顶层记者看到一排排水培蔬菜。据崔志富介绍,通过水泵把鱼池里的水传送到储水桶里,再利用虹吸原理慢慢灌溉到蔬菜根系上,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还建设了时下热门的“壹米菜园”,由多个1平方米的种植箱组成,标有“爱情小菜园”“友情小菜园”等指示牌。市民可以通过认筹的形式自己种植,自己养护,自己收割。

  技术可用于美丽乡村建设

  “虽然现在系统试运行了,但是如果要更进一步推广,还要把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做扎实。”院士工作站主任贾笑英博士告诉记者,比如海南夏天病虫害较多,如何克服蔬菜病虫害问题还是有些难度。同时,试验阶段争取逐步把安装程序模块化,以最简单的方式运行起来。越容易操作,越有利它的推广应用。”她说。

  研究表明,该项工程的社会效益显著,年节省电力消耗277kwh、节约新鲜水耗70.87t,减少化肥使用7.5kg。较之传统的生产模式,能够减少近50%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运行成本不高,主要花费2万元到3万元的小湿地建设成本,平时就只有水泵运行的少量用电花费。

  该项成果受邀于2016年末在中国工程院与美国工程院联合主办的《城市可持续建设国际会议》上进行报告,获得中外专家的广泛关注。与会专家建议将该项成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可与农村环境保护、偏远旅游区环境保护及灾区重建等领域结合,使庭院集成生态系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崔志富告诉记者,当前我省正掀起一股推进美丽乡村和共享农庄建设热潮,庭院集成生态系统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海南日报海口11月13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