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海垦新闻海垦要闻 › 正文

深度|海南农垦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垦地联手合力攻坚

时间:2019-10-22 09:25:58

  海南农垦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垦地联手合力攻坚,确保今年底实现垦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汇聚海垦力量 决胜脱贫攻坚

  ■记者 吴思敏

  613.05万元!这一年里,在海南爱心扶贫网上,海南农垦连续33期稳居扶贫产品销售排行榜首。

  这样振奋人心的数字还在持续刷新,海南农垦正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战斗姿态,汇聚海垦力量,决胜脱贫攻坚。

海垦扶贫爱心集市志愿者指导消费者线上购买扶贫产品。林宝华 摄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南农垦积极配合属地市县政府完成垦区贫困人口的移交,切实履行好产业扶贫的主体责任,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截至去年底,垦区共有3129户11594人脱贫。

  一鼓作气,海南农垦正紧锣密鼓打响最后的收官战役,确保在2019年底以前,实现垦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7户494人全部脱贫退出;确保在2020年底以前,实现海南垦区列入“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重点扶持的16个国有贫困农场公司全部脱贫摘帽。

  积极对接属地政府 垦地联手合力攻坚脱贫

  垦地联手合力攻坚脱贫,是垦区扶贫工作最大的亮点。

  从前,高山朗村贫困户徐明清,守着一亩三分地,入不敷出。2017年,海南橡胶下属海南经纬乳胶丝公司接过该村的就业扶贫任务。

  徐明清通过应聘进入该公司工作,每月收入超过3500元。此外,通过县政府和村委会帮助、农垦企业扶持,他一家5口还住进了危房改造后的新居,日子越过越好了。

  一个家庭命运改变的背后,映衬着垦地联合,开展脱贫攻坚的缩影。

高山朗村扶贫项目养殖场。

  垦区贫困人口扶贫工作移交属地管理之后,海垦集团积极对接属地政府,探索垦地联手帮扶新模式:坚持帮扶责任人和帮扶产业两个“全覆盖”,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和“定点帮扶贫困村”精准扶贫行动,力争按时按质完成全省下达脱贫摘帽的任务。

  在三亚市,从2017年起,海棠区政府连续4年将三亚市每年下拨的102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委托海垦果业集团经营管理。海垦果业集团每年固定将产业扶贫资金的8%用于南田居贫困户分红。2017年11月,该居20户贫困户56人实现整体脱贫。

  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垦集团驻该县响水镇什龙村扶贫工作队和什龙村党支部,组织部分贫困户到黎锦联社培训基地学习交流黎锦技术,壮大黎族织锦传统工艺产业。2018年底,该村整村脱贫摘帽。

去年10月19日,海垦集团定点帮扶什龙村委会黎锦技术培训项目首期培训班在什龙村开班。黎鹏 摄

  海南农垦旗下的海垦草畜、海垦畜牧等产业集团利用产业优势,主动参与到地方政府,特别是琼中、白沙等5个国定贫困县的产业扶贫工作中,同时积极寻求政府的业务指导和政策资金支持,联手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

  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垦地双方协同发力、埋头苦干,探索出“属地政府+产业公司(农场公司)+贫困户”“农场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新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扶贫效果。目前,垦区共有514户1897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入股分红、公益岗位就业等途径,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海垦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业侨表示,海垦集团作为海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海南省最大的国有农业企业集群,要坚持“垦区产业协同、垦地合作共赢”的理念,将垦区贫困人口统一纳入地方政府年度扶贫计划的盘子中,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确保同步脱贫。

  “输血”变“造血” 构建产业扶贫长期机制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打造扶贫产业,除了精准还是精准。

  精准选择,产业规划由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说了算;精准发力,产业发展要构建产业扶贫长期机制;精准落地,升级利益联结方案让贫困户共享产业红利。

荣光农场公司探索“分利不分地”模式,吸纳公司富余人员与贫困户就业。夏贞吉 摄

  扶贫不再是简单的“输血”。海南农垦的扶贫工作思路,充分彰显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海垦特色的扶贫经验纷纷涌现:荣光农场公司“分利不分地”、西培农场公司“土地返租”、立才农场公司“五个一点”……海垦集团探索出了“引导贫困农场公司及贫困职工发展特色产业,创业脱贫;入股联营,带动脱贫;提供种苗,帮扶脱贫;开发岗位,就业脱贫”等多种扶贫工作新方式。

阳江农场公司就业创业咖啡培训基地为困难职工提供就业岗位。阳江农场公司供图

  海垦集团探索“扶贫资金变股金”,把扶贫资金量化为股金,统一由合作社持股,贫困户按股权享受长期分红,打造更高层次的“造血”功能,帮助贫困户建立长期增收渠道。

  “垦区各企业根据‘一户一策’原则,制定扶贫计划,发动贫困职工参与农场公司产业项目建设与经营。”海垦集团农场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垦集团明确,项目实施必须与贫困户脱贫形成紧密连接机制,让贫困户充分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岭门农场公司工会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讲解圣女果种植技术。谭飞 摄

  目前,2018年省里下达贫困农场扶持资金2833万元,9个农业产业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有5个项目已经竣工。2019年下达的贫困农场扶持资金2810万元,7个农业产业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公告公示和规划设计。

  在海垦西培海之源有机果蔬产业示范园区,西培农场公司三十二队贫困户付为政在此务工,每月能拿到3000元基本工资,贫困户成了“工薪族”;八一总场公司贫困户符帝朗,在公司石斛基地工作,每月工资2000元以上……

  产业发展了,贫困户共享到增值收益了,海垦集团持续不断地攻坚克难,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狠抓“志智双扶” 精准施策防返贫稳脱贫

  “帮扶政策再好再多,自己不努力,金山银山也会吃光用光。”东兴农场公司牛温沟队脱贫户纪文东很感慨。他和妻子李妃都属三级残疾,不能干重活。东兴农场公司为夫妻俩提供就业岗位和200只鸡苗,60只鸭苗,一个月两人能增加收入约3000元。

  “为了养好鸡,我们主动参加农场公司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班,学习如何有效预防禽类疾病,提高成活率。”李妃说,要想脱贫就不能当懒人,坚持到底才能赢。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为此,海垦集团分期、分层次举办扶贫政策、扶贫技能培训班,加快补齐“精神短板”。

  贫困职工心热起来了,行动就跟上来了。今年6月,共有来自垦区的20余名贫困女职工,参加海垦集团工会举办的月嫂(育婴员)就业扶贫培训班,全部通过统一结业考试,并获得国家认证的初级育婴师资格证;阳江农场公司的贫困职工潘才生,在就业创业咖啡培训基地学习种植技术,1250亩咖啡树长势旺盛……垦区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帮扶和技能培训,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实现“精神脱贫”后,还要防止返贫致贫。在这个问题上,海垦集团有韧劲、有定力。

  近几年来,海垦集团大力建设扶贫创业就业基地,开展技能培训,成为广大垦区职工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生活的新途径和“助推器”。目前,垦区共有省级就业创业示范基地15家,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数达7000人。其中,2017年挂牌的25家基地产值6241万元,帮扶244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另外还有115户困难职工受到基地的产业帮扶。

  产业发展了,产品还要卖得出,卖上好价钱。海南农垦广泛发动垦区党员干部及职工群众,参与消费扶贫行动,共有31个产品在“海南爱心扶贫网”爱心集市上架;去年,举办“扶贫爱心集市”,近80家垦区内外爱心企业参与,销售总额超过250万元……

海南农垦“扶贫爱心集市”活动吸引大批市民和职工群众。林倩 摄

  帮扶效果,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为了巩固脱贫成果,海垦集团多次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将脱贫攻坚工作年度考评列入企业年度业绩总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企业奖惩和干部选拔任用依据。

“全国扶贫日爱心扶贫大集市”活动现场。卢月佳 摄

  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面对不容推辞的历史使命,海垦集团立下愚公移山志,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以更加有效举措、更加有力工作,确保一鼓作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