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海垦新闻海垦要闻 › 正文

海南农垦:改革破藩篱 发展见担当

时间:2019-12-31 09:10:30

  海垦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八八战略”,增添民生福祉

  改革破藩篱 发展见担当

  ■ 海南日报记者 邓钰

在海垦神泉集团的芒果园,职工黄少明在打理芒果树。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从曾经一度离家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到后来回到农场种植芒果,如今盖起了3层小楼……在海南农垦神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泉集团)长田片区,职工黄少明的生活变迁,正是近年来海南农垦全面深化改革惠及民生的缩影。

  果香萦绕中,悠悠歌声扬。歌唱主题早从过去的劳苦艰辛,变成了产业转型发展,芒果变金果的好日子。这并非孤例。随着海南农垦改革如火如荼推进,转变,如同一缕缕清风,吹遍垦区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海垦神泉集团长田芒果小康生态示范区崭新的职工住房。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2019年,海南农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各项事业发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藩篱,解放生产力,擦亮发展底色;以“八八战略”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出一批名优品牌,激发职工奋进动力;以垦地融合为媒,融入地方发展的一盘大棋中,谋求民生福祉……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征程中,不断贡献海垦力量。

  改革为基 擦亮发展底色

  翻开海南农垦的历史,改革的篇章从未断绝。

  近日,在位于三亚市崖州区的南繁土地开发整理(一期)项目现场,建设场景如火如荼,工人们头戴安全帽在现场忙碌施工,任由汗水打湿衣衫。

  “岁末年初,工人们不想着休息,却加班加点赶进度,这种景象在过去可算罕见。”看着眼前的建设场景,回忆起过去一有工作人人推诿的局面,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南繁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强富不禁有些感慨。

  依托农垦改革浪潮,海垦南繁产业集团自2016年9月28日组建以来,紧抓发展机遇,不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积极打造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种业硅谷”。

  “体制活了!我们干事有劲头。”在海垦南繁集团,职工们纷纷表示,过去,职工吃着“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如今,职工按“公开竞岗、平等自愿、人随事走”的原则以市场化方式聘任,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直接挂钩,大伙干事创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这样的转变并不鲜见。海南农垦以创新引领,不断全面深化改革,擦亮发展底色,做好土地、产业、平台、人、融合和队伍六篇文章,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今年以来,海南农垦还不断创新举措,做好土地文章:加快土地资产化进程,完成13.72万亩土地的评估,新增资产规模67.61亿元;推进土地证券化,于10月17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以国有土地承包金为基础资产的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募集资金5.5亿元;创新实施土地资源整理利用“三合一”,即土地综合整治、垦区碎片化土地整合、规模化种植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效益。多措并举进一步盘活垦区土地资源,显化土地价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资本优势和实实在在的效益。

  与此同时,海垦集团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中心、国有企业“三标三系三受益”绩效管理、设“居”推动农场社会管理属地化改革和发行全国首单以国有土地承包金资产支持证券先后入选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种种举措体现了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海垦担当。

  产业为引 激发奋进动力

  在深入推进新一轮农垦改革过程中,海南农垦积极实施“八八”战略,谋划八大产业,打造八大产业园区。

  特别是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垦积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做强天然橡胶主业的同时,以农为重,打造全省人民的“菜篮子”“肉篮子”“果篮子”,并着重推进南繁种业、金融服务等一批高新产业发展。

  产业布局,落地开花——

  天然橡胶主业,以“新”为破局点。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更新产业,创新举措,革新机制,激活发展活力,迈出转型发展步伐,打造出集种植、加工、销售、贸易、农旅、康养、科技、金融等为一体的橡胶全产业链的产业集团,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多亿元,创历史新高;

  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推动文旅农深度融合。游客们漫游景区,饱览稻花香里说丰年,沃土里“长”出幸福的田园风光;又能走入科研基地,观看种植大棚中安装的各种高科技农业设备,了解农业“黑科技”,更能走入高山村,一品乡愁滋味;

  海垦南繁产业集团,培育壮大南繁种业。目前已累计在南繁科技城周边流转科研用地1.26万亩,年加工量5000吨的东方种子烘干加工厂年底建成投产;参股南繁科技城开发平台,投资40亿元建设南繁科技大学,承担建设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发起设立“海南省南繁育种创投基金”,海南农垦成为海南打造“南繁硅谷”的重要力量……

科研人员在海垦南繁育种基地里查看玉米生长情况。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深耕产业的同时,海垦不断推进“品牌强垦”战略,通过制定品牌发展规划、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将品牌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推动一批品质优,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海南农垦产品走向市场,走出了一条具有海南农垦特色的品牌强垦、品牌兴垦之路。

  品牌花开,效益十足。在2019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上,一批海垦品牌亮相,受到了国内外客商的热烈欢迎:打出健康、有机、无污染卖点的海垦茶叶,在冬交会首日就与88家经销商签下了共计1亿元的订单;曾经装进麻袋里每斤只能卖20多元的胡椒粒,贴上昌农品牌,装进调味瓶里半斤卖60多元甚至更贵;打造全产业链条的母山咖啡供不应求,还成功走入机场、火车站以及我省各大商场……

  据统计,在“品牌强垦”战略引领下,白沙(绿茶)、母山咖啡、南金果果(菠萝蜜)和陨坑茶等,一批既蕴涵泥土香气又富有科技含量的品牌应运而生,海南农垦现已有各类品牌(商标)148个。

  “海南农垦将通过做强主导产业,壮大优势产业,通过成功转型助力海南产业发展。”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该集团将继续因势利导,集中优势,以“八八战略”为抓手,深耕重点产业,迈出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增强产业的整体实力和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

  融合为媒 谋求民生福祉

  “过去,村庄基础设施落后,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怎么一个乱字了得!”近日,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响水镇什龙村,村民王丽香回忆起以往的“混乱”日子,不禁皱起了眉头。

  在王丽香记忆里,过去,什龙村由于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脏乱不堪、污水横流。加上村民观念落后,村中随处堆放垃圾、饲养禽畜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地方堆积了近两米高的“垃圾山”。“又脏又臭,走在路上,苍蝇蚊子追着人飞。”

  而这一切,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有了转机。这一年开始,海垦控股集团定点帮扶什龙村,垦地融合共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今年,村里修起水泥路,种下三角梅,大伙积极响应做起清洁,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村民们在帮扶下发展起了特色产业。”什龙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王家东介绍,海垦控股集团陆续投入近300万元定点帮扶什龙村,再开展道路硬化工作和村庄美化彩化工程、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以及全面完善村庄基础设施的同时,积极培育产业,根据村庄发展实际,通过成立合作社以及入股企业等多种形式,引入黎锦编织、特色养殖、种苗培育等产业,以产业链串起乡村振兴路。

  “我进入了村里的黎锦扶贫合作社,今年还到冬交会上亮了一手编织技艺。”王丽香高兴地说,受益于垦地融合发展,村民们学得一手“脱贫技”,对脱贫增收充满信心。

  目前,什龙村已出深度贫困村序列,今年新增4户共11人已全部实现脱贫。

  据统计,今年以来,海南农垦下达国有贫困农场(公司)扶持资金2810万元,并创新多种扶贫方式,通过入股分红、自主经营、外出务工、公益岗位就业等途径,帮扶垦区3129户1159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14个贫困农场(公司)脱贫摘帽。

  这只是海南农垦推进垦地融合,谋求民生福祉的一个缩影。在“两违”防控、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区域发展等方面,更多垦地融合发展的乐章正在奏响。

  在“两违”防控方面,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海南农垦累计已完成处置和正在处置的“两违”共2.6万余宗、涉及违法建筑面积432.17万平方米。发现制止276宗,涉及违法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有效遏制增量。

  在区域发展方面,八一总场公司场部已纳入雅星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公司产业空间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都将融入地方;海垦南繁产业集团正积极参与南繁科技城建设,主动融入崖州区发展规划,垦地将合力把该片区打造成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南繁科研成果转化核心区……

  下一步,海南农垦将积极推动垦地融合发展,促进实现“五个一体化”,即空间规划一体化、产业融入一体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土地利用一体化、项目招商和落地一体化融合发展。(海南日报海口12月30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