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 › 正文

江龙光:我写《哑弹出现之后》

时间:2018-06-06 11:29:54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从农场到部队当兵;末期,又从部队退伍回到农场。

  不同的是:我们大批的知青农友纷纷“打道回府”了,回来的我心情惆怅。

  相同的是:战备这根弦依然绷得很紧,海南属海防前线就更加突出。

  当年在南阳农场三队任党支部副书记兼民兵连长。农场每年按规定有半个月的民兵训练时间。一次,组织武装排的民兵实施手榴弹实弹投掷。除我和两个民兵骨干外,全部是第一次经历真刀真枪火药味。

  投弹时间安排在下午三点,炎阳高照,日头毒毒。投弹地点为安全起见,选定在一个不甚透风,十分闷热的小山坳里,民兵们大多穿着割胶连队厚厚的工作服,一个个满身湿透,一阵接一阵的散热喘气声都可清晰听到。轮到一名女民兵投掷,想到她平时投远投淮成绩不错,可没想到投真弹时心情过度紧张,弹仅投在前方六七米处,这时的她已完全失控,还想跃出掩体去捡手榴弹重投。我的天呀,手榴弹从拉开导火索到爆炸时间为3至3.7秒,如果让她奔出捡到实弹,无疑弹炸人亡!说时迟,那时快,我倏地上前抓住她的手臂拽回掩体,并死死按住她,避免了一起“无谓牺牲”事件。

  让人揪心的事还在继续着,轮到另一名民兵投掷,爆发力很好,手榴弹投出的抛物线角度也极佳,就是5秒过去,10秒过去,1分钟过去了,仍听不到爆炸声。

  这是一枚哑弹。必须排除销毁。

  谁去?如何排除?能否抓住骨节眼考验锻炼一下民兵?我有了一个强烈的“练为战”念头。

  热浪依然滚滚扑面。我把队伍带到安全地带,整理成三列横队后,目视全排民兵,光盯不语,过一阵突然高声对着队伍通报:刚才出现了一枚哑弹,急需排除,“谁敢去的报名”!在众人凝神惊心动魄的时刻,每一秒钟都过得很慢很慢,足足3秒钟,不见一人报名。可以想象,如果一旦报了名,又被我点上,命运将会是什么……我想起了当时老部队自卫反击战刚归来的战友说,第一次带新兵上前线,在炮火烧红天空时奔赴战场,有的新兵确实是尿裤上阵的,更何况面前这批“土八路”呢!我发现不少民兵在绞脑汁般苦苦思考,还有的女民兵捂住胸口,不敢抬头看我,怕目光相对时被我突然点上名。是呵,人是有头脑的动物,需要考虑是正常的,在是否挺身而出的关头作出决断是艰难的。正因为艰难,敢报名者才真英雄,才值得敬仰!三秒过后,陆续有黄良应、黄良乙、何祥波、黄子球、邢增芳等几个男女民兵相继报了名。亲爱的农场战友,我会一辈子记住你们的名字,因为在同一道战壕里那肝胆相照的时刻,我们并肩在近似实战的战斗里,我深知你们的报名是对祖国的忠诚,是需要多少意志和毅力作支撑的。

  尔后,我对以上报名的民兵给予掷地有声的强力表扬,强调打仗一刻离不开勇敢精神,它是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

  至于选谁派谁去排除哑弹,我没有走民主路线,而且武断决定由自己带着一名较为胆大心细的骨干一起前往。最终排除时,我让这名骨干在爆炸点死角的安全线卧倒,看我如何捆绑引爆物实施引爆。

  夜里,农场的空气凉爽,缕缕清风飘进了我那被四面橡胶林环抱的房屋,看着一张《解放军报》民兵专刊后,好兴奋,沉思良久,有感而发,一气呵成,不足千字的新闻特写《哑弹出现之后》写成,第一次斗胆给《解放军报》投寄稿件。

  想不到发表了!想不到登在《解放军报》民兵专刊头版头条位置!想不到还加编者按,称我是“新时期民兵训练场上的郭兴福”(郭兴福是大比武时期全军闻名的优秀教官)!《解放军报》时属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之一。想不到年终此稿还被《解放军报》评为年度好新闻“二等奖”,本人是全国获奖中唯一的基层业余作者。

  我这个人历来有点个性,就是要尽力对得起荣誉和鼓励,不图空名,不虚度年华,再经刻苦训练,当年体重仅50余公斤的小个子,站在100公斤左右的一批巨人面前,参加全农场的手榴弹投远比赛,竟破天荒获得冠军。应邀给文昌县的场、社专职武装部长,讲解单兵和班战术示范,大受称赞。代表文昌县带领南阳农场三队武装民兵排,接受海南军区考核,更是受到军区首长高度评价。

  写作方面,以后继续写过一些质量、影响力、获奖等级可以媲美“哑弹”稿的稿件。但它毕竟是我人生习作道路上的处女作,开拓篇,意义和作用是不能相比匹的。

  我想,学文也好,习武也罢,人贵有志,有志者事竟成。

  这些学文习武,均来自海南农垦的知青生活,尤其来自那篇“哑弹”稿。是它的开端,接着便有调上场部继续学文习武对口的宣传科、武装部由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