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产业发展产业动态 › 正文

海南橡胶种苗分公司与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合作

时间:2022-11-11 09:53:23

  “‘福牛果’,一颗有福气的牛油果。”“让这个秋天与牛油果恋爱吧!”近段时间,点开海南橡胶种苗分公司员工们的微信朋友圈,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积极推广“海大一号”牛油果的热情。

图片

  “海大一号”牛油果。海南橡胶种苗分公司供图

  2018年,海南橡胶种苗分公司与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合作,双方在红光种苗基地试种“海大一号”牛油果。历时3年的精心培育,结出的牛油果品质好、抗病性强,有望为海南牛油果产业突围提供新路径。

  现状:海南牛油果产业规模小、产量少

  牛油果营养丰富,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而且钠、钾、镁、钙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高,近年来深受注重养生的食客青睐,其身价也逐年“水涨船高”,成为当下的潮流果品。

  据业内人士介绍,牛油果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我国广东、福建、广西、台湾、云南和四川等地有少量栽培。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牛油果被引进海南白沙原大岭农场零散种植。但发展至今,我省牛油果产业还是以小规模零散种植为主,年产量少,产业发展不成规模。

  主要原因在于,牛油果较“娇气”。它属于浅根作物,难以抵御台风和暴雨,遇上高温干旱天气,容易落叶落果;如果雨水充沛,土壤过于湿润,则容易滋生根腐病,导致整株枯萎。在牛油果种植过程中,大多情况是前一两年长势还不错,可到了第三年挂果期时,就会出现根腐病导致果树成片枯萎的情况。

  “牛油果的根腐病很难治,就像槟榔树的黄化病会传染一样,是世界性难题。”海南橡胶种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今在大岭片区,树龄超过10年的牛油果树并不多,超过20年的几乎是屈指可数。由于种植技术难、种植风险大的问题,再加上以前牛油果消费群体相对偏小,导致我省牛油果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试验:引种优良品种,增强抗病能力

  近年来,我省不少企业想方设法探寻海南牛油果突围之路。在此风口下,2018年,海南橡胶种苗分公司与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合作,利用该学院广泛收集了170余份国内外优质牛油果资源,在牛油果种质资源鉴选、繁育与创新利用方面的科研与技术优势,再加上该公司多年来的科学管理技术,双方积极引种优质的牛油果种苗,在牛油果多元化种植发展上寻找突破口。

  “‘海大一号’牛油果是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经过系统的试种和鉴选,培育出的国内品质一流的种苗。”海南橡胶种苗分公司牛油果种植基地相关负责人程万里介绍。

  但在试种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种植难题。程万里告诉记者,“海大一号”牛油果在花果期会受盲蝽、粉蚧、实蝇等虫害危害。去年种植基地有10多棵果树率先结果,但因为遭受虫害,成熟的果实里全是受伤的结节。该公司一方面积极和海南大学的专家对接,寻找解决方案,一方面根据基地长期积累的种植技术进行防治方案的探索尝试。最后,采用诱捕器和药物控制,加上给果实套袋的多重防治手段,成功让今年的果实免遭虫害,达到一级果品。

  目前,海南橡胶种苗分公司的牛油果种苗基地共有120亩,分别种植了8个品种的牛油果进行培育和鉴选。其中“海大一号”牛油果种植有25亩,在统一精细化管理和相同的种植环境下,进行生长性能对比,表现出了抗病性强、口感好、果品大等特点,大多数种苗都没有得根腐病、枯梢病等。

  前景:做好“海大一号” 牛油果的市场推广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海南牛油果的地头收购价达到每斤15元以上,非常有市场“钱”景。此外,海南本地种植的牛油果一般每年七月份就迎来收成期,而国内的牛油果盛产地如云南、广西等地,直至九月份才开始迎来上市。

  “‘海大一号’牛油果市场需求很好,一点都不愁卖。”程万里告诉记者,“海大一号”牛油果单果重约400克,品相可以对标国内的精品果。在采摘期,就有电商公司主动联系,想以每斤25元的包园价进行收购。

  在牛油果高效益的吸引下,近几年省内白沙、昌江、乐东、儋州等市县,有不少企业和农户开始试种牛油果,但由于担心果树生病风险,种植面积只有几十亩到上百亩不等,没能形成产业规模。

  “选育适合我省栽培的优良品种是破题的关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油梨(牛油果)育种与高效栽培课题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未来在海南牛油果发展过程中,能够培育出抗病性强、出果品质好的新品种,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同时提升科学种植管理水平,将有效促进国产牛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南橡胶种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海大一号”牛油果唯一生产合作方,该公司一方面将继续科学跟踪管理该果的生长情况,记录种苗的生长特性,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建设更加规范的良种繁育体系。另一方面,将积极做好“海大一号”牛油果的市场推广,助力我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


  来源丨海南农垦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夏贞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