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海垦新闻海垦要闻 › 正文

奋进自贸港·企业动态|海垦垦地融合公司完成近7000亩“非粮化”整改地块复耕种植工作

时间:2025-05-16 08:42:23

  5月的海南,骄阳似火。在海垦垦地融合公司下属海南农垦农作物种植管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管公司”)负责的“非粮化”专项整改复耕地块上,一望无际的糖蔗苗随风摇曳,绿意盎然。

  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是海南农垦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政策、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生动缩影。

  截至5月12日,海垦垦地融合公司已完成22个地块近7000亩“非粮化”专项整改复耕种植任务,其中糖蔗种植面积约6900亩,按三年植期测算,总利润将超900万元,为海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战略抉择:一株糖蔗里的国计民生

  在西联农场公司的“非粮化”专项整改复耕地块上,糖蔗苗整齐排列,根系深扎土壤。这片土地曾是“非粮化”闲置耕地,如今通过科学规划焕发出新生机。

  “糖蔗不仅是经济作物,更是国家战略作物。”5月12日,农管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选择种植糖蔗,是该公司经过多重考量的结果。

  “非粮化”专项整改地块复耕种植前后对比。冯开明 摄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糖料安全直接关系民生。根据《2024-2029年中国食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显示,国内食糖消费量每年达1500万吨左右,自给率仅约为66.6%,扩产刻不容缓。政策层面,国务院明确要求,一般耕地优先保障粮、棉、油、糖生产,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也印发了《关于推动甘蔗产业提质增效的意见》的通知,指导我省发展甘蔗产业。从种植层面来看,海南岛年均温24℃—28℃、年降雨量1500毫米—2000毫米的气候条件,是糖蔗种植的理想区域。

  与传统粮食作物相比,糖蔗的亩均产值同样显著。“约6900亩糖蔗苗分布在白沙、儋州、澄迈、定安、海口等5个市县,于今年1月相继种下,预计今年12月底收获。”农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糖蔗是多年生作物,三年种植期亩均产量分别按照5吨、5吨、4.5吨测算,亩均利润分别为318元、688元、413元,总利润预计超900万元。若叠加“非粮化”图斑复耕、复种整改补贴,综合效益将更加可观。此外,糖蔗产业的发展还将带动当地农民灵活就业,社会效益显著。

  记者了解到,儋州片区有2个“非粮化”专项整改复耕地块部分区域由于碎石较多,且机耕深度达不到糖蔗种植条件,无法开展糖蔗种植管护工作。为此,农管公司因地制宜种植了101亩山兰稻,与糖蔗形成了“黄金搭档”。这种高附加值稻米的市场价达每斤7元至8元,既实现经济效益提升,又盘活了碎石地块。其中40亩山兰稻被设置为试验区,通过试验种植对比海藻有机肥和海藻叶面肥对山兰稻生长促进作用的区别。

  创新突围:土地里生出效益“方程式”‌

  面对专业人才短缺的挑战,农管公司摸索出“自主管护+技术外包”的创新机制:种苗选购、定植基肥及培土、后期追肥的化肥采购由企业把控核心环节,种植培土、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技术则委托给两家管护公司,并设立“基础服务费+超额奖励”机制——若亩产超出保底量,委托方可获20%超额利润分成。“干得多赚得多,大家比着干!”两家管护公司劲头十足。

  记者了解到,当前农管公司正不断地搭建完善技术培训体系,优化产业布局,组织实施“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通过优质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带动地方农业发展,构建垦地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农业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

  发展糖蔗产业的过程中,农管公司将成本控制贯穿全过程。种苗采购通过“阳光采购”将亩均成本从预算500元压降至401元;三年种植期测算显示,扣除每亩综合成本,即使在糖价波动下仍能确保利润空间。

  “产销协同方面,农管公司未雨绸缪。”农管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早在种植前,该公司便与广西一糖业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种植项目列为“厂长工程”重点扶持。该糖业公司不仅承诺保底收购,还派出技术团队全程指导,构建从田间到车间的直通渠道,确保约6900亩糖蔗种得下、产得出、卖得好。

  田埂间,蔗叶沙沙作响,仿佛正奏响耕地保护的进行曲。这片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土地,正通过科技赋能与机制创新,书写着新时代的“海垦故事”。


  来源 | 海南农垦报

  记者 | 龚柳菀 通讯员 冯开明 符曼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