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海垦集团作为海南省最大的国有企业,积极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近年来在国企改革、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垦地融合、开放合作等领域积极探索,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在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实践成果与创新经验,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国家战略资源保障者、农业现代化引领者的责任担当。海垦融媒体中心推出年度策划《建功自贸港 垦见新活力》,紧扣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农垦深化改革主线,围绕改革强垦、产业兴垦、创新活垦、垦地融合、开放联动、文化润垦等方面,进行多样化、多形式的宣传,敬请读者垂注。
5月28日清晨,在西联农场公司千亩榴莲蜜标准化种植基地里,物联网传感器悄然运转,土壤墒情数据实时回传至该公司的数字农业服务中心,“智慧大脑”正为千亩榴莲蜜“把脉问诊”;
位于海口市三门坡镇的荔枝集散中心内,一筐筐个头饱满的新鲜荔枝经过分拣、打包,装入印有“HSF海垦冷链”字样的移动冷库,开启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24小时“锁鲜之旅”;
在今年消博会的海垦展位上,冻干咖啡的醇香与榴莲冰激凌的清甜交织,全球客商循着“海垦集团”的标识汇聚,“海垦味道”正通过国际化舞台飘香世界……
这些生动的场景,正串联起海垦集团以“一场一品”为核心的全产业链闭环图景。近年来,海垦集团围绕省委、省政府“优种养、强加工、创品牌、当链主、作引领”的部署,培育新质生产力,将延伸农产品全产业链条作为农业提质升级的一大引擎,打造从种源控制到品牌建设的全产业链闭环,促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生产端
科技筑基,筑牢热带农业“基本盘”
这个夏天,在立才农场公司550亩榴莲现代农业基地,科技的力量清晰可见:田间传感器与智能水肥系统实时联动,一株株榴莲苗在该公司打造的智慧农业平台的精心呵护下,按需汲取水分和养分,茁壮成长。
西联农场公司新盈片区1130亩榴莲蜜标准化种植基地。蒙美顺 摄
近年来,立才农场公司积极贯彻落实海垦集团“一场一品”战略部署,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榴莲产业。“预计丰产后,亩产可达1200斤。”立才农场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基地已配备智能化设施,配套建设道路、水肥一体化设施,后续还将引入植保无人机、巡航无人机,让整个基地生产管理实现云端托管、智慧程控和远程操控。
从“人管地”到“数管地”,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近年来,这样的转变正在海垦丰沃的热土上频频上演——2023年5月,海垦集团大力推进“一场一品”战略,依托遍布海南18个市县的资源要素和特色禀赋,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全链条特色产业基地,打响了一场发轫于田间地头的产业转型升级战。
怎么转?“向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转!”围绕“一场一品”战略,海垦集团持续推进荔枝、绿橙、红橙、菠萝蜜和榴莲蜜等10余种主要品类的规模化生产,已建成15.99万亩非胶自营基地,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产业格局逐渐丰满。
靠什么转?“从源头抓起,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开幕式上,海垦集团首次面向全球发布27个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首次引入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围绕重点产业链技术需求,集聚优质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近三年,海垦集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累计投入研发经费7亿多元。
在科技赋能下,越来越多的“新奇特优”果蔬在海垦热土上扎根生长。在海垦大岭苗木产业园,妈咪果、耀堂仙桃、黑金刚莲雾等一批适应性强、产出率高、市场销路好、产业前景广的“新奇特优”品种试种成功;远在180公里外的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入驻该专区的科研单位已达70余家,引进的热带水果品种超过400种,并已建成3个热带水果种质资源圃。
播下科技“向新”的种子,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加工端
价值跃迁,看热带农产品“七十二变”
当海垦优质的田间产品“链”上现代化的精深加工,正在从“土特产”向“云端爆款”华丽转身:
在母山咖啡加工厂,深褐色的咖啡豆经历着科技的“七十二变”——先进的冻干技术瞬间锁住咖啡精华,将其转化为易于溶解、风味饱满的速溶颗粒;智能化的包装流水线高效运转,将挂耳咖啡精准装入环保的可降解滤袋,每一杯都传递着便捷与品质。
在海垦热作产业集团旗下东昌胡椒公司,曾经的传统手工作坊已升级为现代化生产线。胡椒粒在自动化设备的精准控制下完成筛选、清洗、干燥、分级、包装等工序,实现了高效率、高品质、均一性的标准化生产,成功“破圈”出海,香飘万里,远销至新加坡等国际市场。
在海垦猪业公司海垦福猪加工车间,一头猪的价值被发挥到极致。通过精细分割和精深加工,蒜香排骨、黑椒猪排、黑猪椰子饭等15款风味独特、便捷美味的产品应运而生,从车间走进各大商超的货架,成为都市家庭餐桌上的新宠。
海垦福猪加工车间,工作人员在切割猪肉。刘家宋 摄
农产品精深加工一头连着农业、农村,一头连着工业、市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海垦集团始终立足农垦姓“农”的根本定位,引领旗下企业将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作为驱动农业提质升级的核心引擎,着力推进“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增值战略,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借力深加工这把“金钥匙”,海垦不仅解锁了“土特产”多元价值,成功将其推向市场潮品行列的同时,也进一步加速推动“建链、延链、补链”战略布局。
把握创新这一加工链升级的核心引擎,海南农垦海津益佳牧业有限公司与海南大学等科研院校紧密合作,成功研发出富含营养的“叶黄素鸡蛋”和“藻源虾青素鸡蛋”;海垦热作产业集团与国医大师林天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探索热带农产品的“健康密码”等。
在深加工项目谋划与推进上,海垦集团动作频频。近期,海垦集团先后与新希望集团、临高县政府等业内龙头企业和属地政府达成重要合作共识,聚焦食品精深加工和新食材研发等领域,筹备和推进一批具有引领性的农业加工、研发端的重点项目。这些合作将有力补强产业链关键环节,加速产业集群形成,锻造一条从田间地头到消费终端、价值不断提升的热带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
销售端
品牌出海,打通“卖得俏”的全球通道
“我们这块‘海垦和牛’雪花纹路是不是很像‘大理石’?煎到五分熟最是软嫩多汁!”临近“618”电商大促,连日来,海垦草畜产业集团利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开启了多轮直播带货。直播间里,主播一边煎制牛排,一边介绍和牛产品,海垦和牛的雪花纹理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吸引了不少美食老饕加购、下单。镜头外,冷链车引擎轰鸣,载着新鲜切割的海垦和牛产品奔赴全国。
工作人员在旗舰店直播。刘家宋 摄
育好物,出爆款,强品牌。近年来,海垦集团以“品牌强垦”战略为抓手,结合“一场一品”专项工作,不断壮大特色自营经济基地,在品牌体系、品牌管理、品牌宣传等方面不断发力,在加强企业形象打造的同时,以“HSF海垦集团”为母品牌的一系列强势品牌数量快速增长,“1+N”品牌体系覆盖全产业链,实现了海垦品牌从“散珠”到“项链”的化零为整,海垦品牌价值不断彰显,品牌效益不断外溢。
随着海垦品牌架构的日渐完善,近几年来,海垦形象、海垦声音也借助进博会、消博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化舞台频频亮相,向世界递出“海垦名片”,实现“品牌出海”。去年8月,一辆满载茶叶的货车从白沙黎族自治县深山出发,将海南农垦红茶送上货轮,漂洋过海驶向尼日利亚;今年荔枝季,海垦红明荔枝跨越山海,出口欧洲、北美、中东等地区……“海垦制造”远渡重洋奔向广袤的海外市场,既是海垦企业研发力、产品力和创新力的不断提升,也是“国际化”版图的持续延伸。
在今年的消博会上,海垦集团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容,先后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海南龙泉集团、海口碧瑞芙茶业公司、成都鸣鲜供应链管理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签约。
与此同时,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行业内卷让海垦寻求变化之道,加快构建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在线上赛道,海垦集团开设了海垦线上商城,在该商城可实现一站式购入海垦各类绿色、有机、优质产品;线下则发力“场景+体验”,开设了海垦产品展销馆,将产品展销、直播推广、商务洽谈、轻食体验及仓储功能集于一体。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如海垦展销馆仓储区配置货架及打包流水线,无缝衔接线上商城订单处理与小批量物流发货,实现“展销——下单——配送”闭环。
从“靠天吃饭”到“数据种田”,从“季产季销”到“全年流通”,海垦集团以“一场一品”为支点,撬动热带农业全产业链跃迁。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浪潮中,这艘“农业航母”正以创新为帆、以担当为锚,驶向更深蓝的产业海域,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鲜活样本。
来源 | 海南农垦报
记者 | 许雅
»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琼B2-20070017-6 HSF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
企业邮箱: 3538774633@qq.com
联系电话: 0898 -6858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