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产业发展产业动态 › 正文

奋进自贸港·关注|“农业教育文旅”,海南农垦打造独具特色的研学品牌

时间:2025-07-18 14:57:22

  近日,在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海南雅居乐衡石精英中学高一学生的欢声笑语充满整片田野,一场别开生面的“稻香南繁农业实践课”正在上演。学生们弯腰插秧,指尖沾满泥土的芬芳。“课本里的‘南繁硅谷’就在我们脚下!”学生们的感叹,道出了这场研学的深意——海南农垦正以“农业+教育+文旅”的创新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研学品牌。

图片

  “稻香南繁农业实践课”现场。海南南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作为海南省最大的国有企业,海南农垦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以乡村研学为创新支点,有效整合农业资源与文旅业态,撬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通过构建涵盖农业科普、自然观光等多元产业链,广袤乡村正转变为体验农耕文化、寻根传统民俗、感受乡土风情的生动课堂,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当前,南繁田园课堂已成为青少年探索自然的“第二课堂”。海南南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学导师汪挺介绍,公司以南繁资源为依托、文化赋能为引擎,创新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农业与农耕文化传承、劳动教育、研学教育、亲子体验、拓展训练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有机融合,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将南繁种业、科技农业转化为可观、可赏、可品的互动项目,让深奥的农业科技转化为趣味知识。

  特色课程是乡村研学的点睛之笔,让学生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增长见识,收获新知。

  7月12日,保亭“火红丰收·探秘保亭”研学活动在孩子们的热切期盼中启动。孩子们走进七仙岭热带水果博览中心(以下简称“果博中心”),实地探索物种基因奥秘,品尝热带水果,开启了一场红毛丹科普之旅。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通过图解和讲解,对各种热带植物有了直观的认识。在采摘红毛丹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体验了劳动的乐趣,还学会了如何辨别果实,了解了红毛丹的生长习性。

  果博中心,这片蕴藏丰富热带果树基因的宝库,正悄然变身为生动的自然课堂。它巧妙地将课堂里抽象的植物知识与科学常识相结合,融入《小小植物学家》《探索热带水果的奥秘》等沉浸式研学课程中。在这里,孩子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带着好奇叩问自然,带着发现的喜悦满载而归的收获者。一颗认知、探索并热爱自然的种子,就此在他们的心中播撒。

图片

  小学员在果博中心利用植物标本制作花植画扇面。

  “公司以果博中心为核心打造的热带水果研学之旅,深度融合了科研展示与实践体验,旨在为青少年提供独具一格、富有深度的自然课堂与探索之旅。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是启迪科学思维、培育生态文明素养的创新实践。”果博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公司将持续精进,不断升级基础设施,系统梳理各类果树的生长奥秘,设计开发更具深度的研学课程与互动活动,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强化种质资源保护科普与研学推广的深度与广度,全力打造别具一格的热带水果研学目的地。

  “孩子们在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收获满满!”家长李芳说,“在这里,他们可以了解国内外‘名优稀特’珍稀果树品种,观赏现代化农业种植成果、学习农耕文化,还能参与亲手采摘果实、种植树苗、种菜等农事体验,这些寓教于乐的体验非常棒。” 

图片

  小朋友在采摘圣女果。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供图

  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满足研学需求,园区在设计研学教育活动时,特别注重贴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园区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深度挖掘基地元素、乡村文化、自然环境等本地特色资源,将其有机融合,精心设计了包含现代农业科学探索、趣味科学实验、传统手工技艺、健康食育课程、活力农事运动会等一系列体验性高、趣味性强的科普研学课程。

  秉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垦区各企业立足自身特色,深挖“稻作文化”“热带科普”“非遗体验”等核心资源,将农耕文明、民俗传统与生态优势有机融入研学游,通过打造多元化的研学产品,精准对接游客对个性化、特色化与精致化的需求。以土地为纸,文化为墨,一幅充满无限可能的海南农垦“农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 | 海南农垦报

  记者 | 郭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