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海垦新闻海垦要闻 › 正文

奋进自贸港·关注|海垦好物,如何借“网”出圈?

时间:2025-09-23 08:36:05

  “我们的纯血黑毛和牛都是经过900天的谷饲喂养,营养丰富、口感好。”9月17日,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的海垦和牛直播间,主播们轮番上阵,捧着一块块色泽诱人的和牛肉热情地介绍。弹幕里,观众们热情互动,纷纷下单。这样的直播,几乎每天都会进行,成为海垦“好物”借“网”突围的生动注脚。  

  海垦和牛线上直播销售现场。

  从精心饲养的黑毛和牛到生态黑猪,从辛香扑鼻的胡椒到醇厚回甘的咖啡、茶叶,从热带果园的鲜果到呵护睡眠的天然乳胶枕……作为海南农业的领军企业,海垦集团正以“云端赶集”的新姿态,让越来越多的海垦好物借着“互联网+”的东风,沿着网线触达全国,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云端”赶集

  海垦好物纷纷“触网”

  “互联网+电商”浪潮奔涌,催生庞大的线上消费市场,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广阔的新空间。海垦集团乘势而上,正加速融入这场农业变革浪潮。

  2024年4月,海垦集团启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强化品牌营销推广和数字化能力建设,同时通过整合垦区品牌和产品,推出线上销售平台——海垦集团线上商城微信小程序。该平台汇聚百余款海垦优质产品,提供一键下单、送货到家的便捷服务,成为展示海垦好物的重要窗口。

  打开另一个微信小程序“来福猪”,黑猪汤骨、精修肋排、黑猪腊肠、手撕肉条等无抗黑猪肉产品琳琅满目。今年初,海垦猪业公司推出该小程序,并根据消费者偏好对产品结构与包装进行优化,有效地推动了电商业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海南的芒果、广西的沃柑、四川的丑苹果、云南的花香蓝莓……海垦果蔬集团下属海南海垦果业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专业电商团队,深入国内各大热门品类农产品种植基地,验品控、看规模、谈合作,精准筛选出具有爆款潜力的地域特色水果,通过网络销往全国。

  “为破解传统销售渠道中间环节多、利润空间有限、市场响应速度慢等问题,公司自去年6月在拼多多、抖音、快手、微信及小红书等多个平台,一连开设了多家网店,销售来自全国各地的品牌水果。”海南海垦果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伍俊雄说。

  “海南胡椒,价格实惠,厨房必备!”9月16日,海垦热作产业集团“昌农大坡胡椒”抖音直播间人气火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自2016年起布局淘宝、天猫、抖音、微信、京东、微博等电商平台,2023年新增抖音直播业务,“昌农大坡胡椒”等产品通过抖音直播持续热销。

  海垦热作产业集团“昌农大坡胡椒”线上直播销售现场。

  借“网”出圈

  展形象、塑品牌、扩销路

  今年5月,“海垦和牛”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启首次直播,在线上持续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构建“从牧场到餐桌”的数字化桥梁。

  “如果不是在网络上看到,我们还真不知道海南本土有这么高品质的和牛。”因网络“种草”,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洋浦凯丰投资集团餐饮部总经理MarcoCheung特意带队探访海垦和牛全产业链,希望在公司旗下多家餐饮店引入海垦和牛产品。

  “自今年5月中旬启动直播以来,我们的团队几乎每天都在坚持开播,平均时长达到8小时,单日最长甚至超过12个小时。截至8月底,海垦和牛通过直播带货实现的销售额已突破117.5万元,其中单场最高销售额达5万元。”海垦草畜产业集团旗下海垦草畜科技公司营销总监陈奕煌介绍道。

  在海垦大岭苗木产业园,130多种“新奇特优”热带水果苗木枝繁叶茂、绿意盎然。园内专门设立了一间直播间,通过不定期的线上直播,向网友介绍苗木新品种的特点和种植方法,为线下销售引流意向客户。

  “直播效果很好!许多消费者被直播和线上宣传小视频吸引,从省内各地驱车前来购买我们的水果盆栽。自开展直播以来,仅面向散户的销售额已突破30万元。”海垦龙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陈宇说。

  神泉牌芒果借助电商平台同样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海垦神泉集团区域内芒果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近年来,该公司积极布局电商赛道,组建专业直播团队,并在多个网络平台开设官方店铺。“电商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提升了产品溢价空间,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实现企业增效与职工致富的双赢。”海垦神泉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从田间地头到线上平台,从传统销售到数字化转型——在海南农垦,“互联网+”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是重塑农业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

  难题待解

  线上销售的“成长烦恼”

  当前,海垦农产品线上销售发展迅速,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激烈竞争下,仍面临诸多挑战。

  “线上销售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物流配送。”海垦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受海南岛地理条件限制,农产品出岛需跨海运输,导致物流成本明显高于内地,同时也制约了“今日达”“次日达”等高体验服务的实现。加之热带农产品高度依赖冷链物流,进一步推升整体成本,削弱了终端价格竞争力。

  “以鸡蛋为例,单枚售价1.2元,一盒30枚售价36元。但发往内地仅运费就需十几元,再加上防震包装等特殊要求,运输成本压力巨大。”海南农垦海津益佳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福海说。

  除物流外,市场推广方面同样面临着很大挑战。面对如今电商平台众多、农产品品牌林立的局面,如何吸引消费者,提升整体盈利水平,成为海垦亟须破解的课题。目前,海垦企业在电商平台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协同机制,在人力、物流、营销等关键资源方面存在重复投入现象,难以形成集约效应和规模优势。

  记者了解到,电商业务涵盖采购、仓储、物流、运营等环节,各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其中平台运营成本尤为突出,而多平台运营又推高了成本:一是入驻成本,如年费、技术服务费等固定支出;二是流量成本,包括广告投放、达人合作的坑位费及分成,且效果难以精确控制;三是管理成本,多平台运作复杂,导致人力和管理开支增加。

  “此前我们经过市场考察,选定了某一品类的水果进行销售,但受平台限流影响,销量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伍俊雄坦言,如何提高产品曝光量和购买率、如何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产品新鲜度、如何通过品控和售后服务获得市场认可等,也是需要探索解决的难题。

  不仅如此,电商平台建设涉及产品及服务信息管理、线上店铺设计与装修、营销推广、业务处理、客户服务、商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而当前海垦电商团队构成主要以传统农业管理人员为主,在人才储备上也面临一定压力。

  “向数图强”

  构建“数字+农业”新生态

  加快推进电商平台建设,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农垦改革、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海垦集团作为省属大型国有企业,凭借其丰富的热带农产品资源、完整的全产业链体系,以及“白沙绿茶”“昌农牌”大坡胡椒等一批强有力的品牌产品,已然具备了发展电商的坚实基础。此外,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有助于破解供应链与成本瓶颈,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有信心一一克服。”海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海南农垦将积极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搭建电商平台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充分发挥网络的规模效应和锁定效应,定客户、定策略,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打造全产业链,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面对线上销售的“成长烦恼”,海垦多管齐下,全力破题:强化物流体系建设,优化冷链配送方案,降低运输损耗;加强品控管理,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确保每一单农产品的品质稳定;加大品牌推广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校企合作、内部培训等方式,培养和引进电商专业人才,孵化电商直播团队,为线上销售注入新动力。

  记者了解到,在物流成本高企与市场辐射受限的双重挑战下,海垦热作产业集团、海垦果蔬集团等企业积极探索,在岛外设立分仓,通过大规模发货至分仓后进行集中配送,不仅降低了配送成本,还提高了配送效率,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

  今年4月,海垦集团产品展销馆正式启用,成为落实“品牌强垦”战略、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之一。该展销馆集产品展销、直播推广、商务洽谈、轻食体验及仓储功能于一体,设有3间特色直播间及1间中控室,构建起覆盖产品展示、场景化营销、创意内容生产的直播生态。

  农业数字化转型绝非“开网店+直播”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重构生产组织方式、重塑价值链、重建产业生态的系统工程。

  近年来,海垦集团立足“向数图强”,以数字化赋能全产业链:率先在全省迈出土地管理服务数字化步伐,实现垦区土地的“智”治、“智”用和“智”理;通过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手段赋能传统产业,实现种植养殖基地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管理;推进数字化与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效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当数字技术深度渗入海垦大地时,带来的不仅是销售渠道之变,更是一场从“靠天吃饭”到“靠数增效”的农业革命。未来,海垦集团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海南、畅销全国、走向世界,在全球市场上展现海南农垦的实力与魅力。


  来源 | 海南农垦报

  记者 | 钟颢